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成就·資料

協調發展 推動行穩致遠

2017年10月10日09: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這條巨龍,每向前邁進一步,龍頭要抬起來、龍身要動起來、龍尾也要擺起來。既要東部率先,也要中部崛起、西部開發、東北振興﹔既要城市繁榮也要農村興旺﹔既要物質豐富也要精神豐沛……全面小康的棋盤上,謀全局而落子,協調發展的新篇章正在精彩書寫。

區域協調增添新動力。雄安新區設立,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推進,燕趙大地上,又一個春天的故事正在拉開帷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城鄉協調加速補短板。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提速,十八大以來平均每年1000萬人以上順利脫貧,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已超過70%。脫貧攻堅戰已經打響,未來幾年,還將啃下每年減少貧困人口近1100萬的硬骨頭。統籌城鄉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不分地域”“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全面小康,中國信心十足。

經濟社會兩腿齊邁步。發展不僅映照在經濟增長曲線上,也應當滲入每一個老百姓的生活中。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邁進的同時,就業穩創業興,居民收入增速跑贏GDP,社保網實現全覆蓋,九年義務教育全普及,人均壽命再提高,精神文化消費連年快增。

唱好“大合唱”,下好“一盤棋”。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后勁,中國的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一條路的“魔力”

高鐵帶“香”百家宴

秋日黃昏,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景區岩寨屯,村民吳愛仙把從地裡收回來的生姜匆匆放好,換上鑲著銀飾的侗族盛裝就趕往寨門。半小時后,參加百家宴的游客就要進寨了。“貴廣高鐵開通后,我們從早到晚都忙不完。”一路快走的吳愛仙滿臉笑容。

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山美、水美、歌聲美,可過去隻有兩條等級較低的國道經過此地,讓其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常年摘不掉,村民們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收入。

2014年12月,貴廣高鐵開通,三江縣一步邁入高鐵時代,融入了粵桂黔3小時旅游經濟圈。2016年5月15日,三江南至廣州南“柳州三江號”動車組正式開行,三江又成為全國少數民族自治縣、國家級貧困縣中首個開行始發動車組的縣。

遠方的客人隨著高鐵來,吳愛仙們的百家宴一下火了。香軟筋道的五色糯米飯、軟爛入味的酸鴨酸魚,甚至還有城裡見不到的烤螞蚱,高山稻米、高山稻魚做成的“綠色土菜”,讓食客們胃口大開,侗族祝酒歌更是讓宴席高潮迭起。

“10多年前我就開始組織村民們做農家樂了,可是那時候交通不方便,桂林人過來都要5小時,我們常常一個月接不到一單生意。”吳愛仙說,是高鐵讓百家宴香飄萬裡,成了侗族人的金飯碗。現在每逢周末或是旅游旺季,來品嘗百家宴的游客可達二三百人。去年岩寨屯參與農家樂生意的村民,人均年收入都已達到了2萬元。

點 睛

岩寨屯是中國高鐵布局更加均衡、區域發展更加協調的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中西部高鐵營業裡程從2012年底的0.3萬公裡增加到2016年底的1.3萬公裡,增長了3倍多,在路網中佔比超過半壁江山。隨著路網越織越密,中西部高鐵正為區域協調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一個村的變遷

致富就在家門口

“沿著大路進黃堂,煥然一新真漂亮。路燈林立道寬敞,四通八達經濟昌。廣播節目天天有,文化廣場把戲唱……”

河南省商丘市睢縣周堂鎮黃堂村村民廣為傳唱的一首順口溜,道出了近年來黃堂村翻天覆地的變化。

寬闊的主街道,排水管道、綠化帶等配套齊全,街道每天有保潔員清掃,村容村貌整潔。昔日印象中的“臟亂差”,被眼前的“淨齊美”取代。

“村子顏值高了,村民腰包也要鼓起來。”村支部書記崔紀連說,近年來,村裡籌辦三聯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村民們的收入翻番。

村民翟海倉是合作社的技術帶頭人。每天他都到大棚看溫度、濕度,通風、洒水。掰著手指頭,翟海倉算著賬:“原來在南方打工,省吃儉用一年到手兩萬多元﹔現在管理大棚,月收入就有三四萬元,家門口掙錢真‘得勁’!”

“不光是我,160多位村民參與種植,每戶一年能掙七八萬元。”翟海倉說,僅食用菌種植合作社一項,就讓42戶貧困戶實現了穩定脫貧,120名貧困人口就近務工。

村子發展硬件跟得上,生活“軟件”不能拉后腿。天剛黑,村裡的200多盞太陽能路燈就亮了起來,村民們聚集在文化廣場上唱歌跳舞、健身下棋。“晚上村裡亮堂了,也熱鬧起來了。”崔紀連說。

點 睛

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鄉差距明顯縮小,發展協調性增強。2016年農村地區有99.7%的戶所在自然村通公路、通電、通電話﹔有97.1%的戶所在自然村通有線電視。強農惠農政策不斷完善,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明顯快於城鎮居民。

在城市看得見青山綠水,在鄉村感受得到現代氣息,一幅美麗繁榮新城鄉的圖景正生動展開。

一家人的夢想

真的成了“城裡人”

“以前覺得農民變市民是做夢,沒想到現在夢想成真了。”剛剛在城市落戶的崔保文格外開心。

崔保文今年34歲,老家在山東省壽光市聖城街道崔家村。從部隊復員后,他在壽光市裡找到一份工作,結婚生子。“在城裡這麼多年,我早就習慣了城市生活,不打算回農村了。但是戶口還在村裡,心裡一直不踏實。”

崔保文最擔心的是孩子上幼兒園、上學的問題。妻子早就打聽過,中意的那家幼兒園比較緊俏,需要有房產証或城裡戶口。崔保文和妻子開始到處看房。“好地段的房子,沒有個八九十萬元,根本拿不下來。雖說這幾年攢了點錢,但還有不小缺口。”

正在他犯難時,壽光市出台了鼓勵農民進城的優惠政策,規定農民有穩定就業、購買商品房用於居住的,政府給一定的財政支持,同時在戶籍遷入、子女教育、醫療服務上與城鎮居民享受同等待遇,銀行給予貸款支持。

這麼多好政策,讓崔保文吃下了“定心丸”。他和妻子看中了一套房子,順利申請到貸款。

今年春節,崔保文搬了新家,16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寬敞明亮,家具、電器一應俱全。9月1日孩子高高興興地進了幼兒園,“現在全家都是城裡人了。”

點 睛

城鎮化的核心是人,不同於上一輩背著蛇皮袋討生活,越來越多的新一代農民工有一個安居樂業的城市夢。戶籍制度破冰,住房、醫療、教育等相關配套政策逐步跟進,這五年,黨和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消除“城裡人”“鄉下人”隔閡的改革措施。

協調發展,讓進城農民嘗到了甜頭,夢想正在照亮現實。

(責編:程宏毅、王金雪)

微信公眾號微信“掃一掃”
關注新聞中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