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報告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引起國際社會熱切關注。
中國發展惠世界
《習近平:中國進入新時代》,英國《金融時報》18日以此為題,開篇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宣布,中國已‘進入新時代’。”
“新時代”,這個在十九大報告中出現頻率極高的詞語,成為國際社會理解中國新的歷史定位的關鍵詞。
英國《衛報》刊文指出,在篇幅很長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展現出來的自信和中國的雄心令人矚目。經過過去5年的發展,各項喜人數據以及國際地位的變化表明,中國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
日本《每日新聞》注意到,報告中用“極不平凡”一詞,總結回顧了過去五年,中國共產黨在經濟建設、反腐敗斗爭、軍事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該報認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礎上,中國經濟建設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對於世界意味著什麼?多次來華報道中共黨代會的日本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頗有感觸。在他看來,這些年來,中國的經濟、社會、外交取得十分令人驚喜的變化,可以看出“中國正在從世界的邊緣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尤其是在過去五年,中國的國際地位和經濟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站到一個大國應有的世界舞台中心的位置。
“如果說毛澤東時代是‘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那麼習近平時代,中國則迅速地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進。”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尤裡·塔夫羅夫斯基撰文稱,顯而易見的是,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將加強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對全球進程的影響力。
點贊中國大手筆
十九大報告在回顧過去5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時提到“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
對於中國的世界貢獻,海外媒體紛紛給予肯定與贊賞。
香港《大公報》稱,近年來,中國一直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力所能及地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越來越多的中國理念、中國方案走出國門,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為世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創造了新機遇。
“大手筆”,俄羅斯《獨立報》刊文稱,這個詞常常被用來形容習近平主席在國家和地緣政治戰略領域的創新。“自執政初期開始,他就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規劃了中國在21世紀中葉之前的國家發展輪廓。他定義了新型大國關系,隨后又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文章直言,中國以更加公正的世界秩序締造者身份出現在世人面前,“如今全球化的首席小提琴手正是中國”。
美國《僑報》也引述美國西方學院終身教授尹曉煌的觀點稱,“一帶一路”是由習近平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球發展模式。縱覽今天的世界格局可以發現,接下來的全球化進程必須要以世界各個國家互利、共贏為大前提。“一帶一路”就是由中國倡導的互利共贏的新的全球化發展路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解讀十九大報告時,則專門以“美麗中國”作為一個篇章的標題。文章稱,在當今世界處於復雜變化的背景下,中國在堅守《巴黎協定》承諾等方面展現出大國責任。
期待中國“更外向”
十九大不隻為中國設定議程,同樣也為世界設定議程。這樣的觀點正在成為國際輿論場中的主流聲音。
“作為擁有近9000萬名黨員的大黨,中共黨代會上作出的決議,影響的遠不止是十幾億中國人民的未來。”尤裡·塔夫羅夫斯基說。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克裡·布朗甚至認為,十九大是中共歷史上首個全球性會議。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國際影響力快速提升,十九大不僅是中共黨內的會議,也是一個對各國都有影響的國際會議。
通過十九大報告,世界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國發展的藍圖,也更加迫切地期待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
德國之聲電台網站認為,從今年以后,中國外交的重要性會不斷提升。因為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指出,此前已有不少例子表明中國展示出切實致力於維系多邊制度與國際協定的大國形象。隨著中共十九大召開,中國領導人正處在使中國變得更“外向”並行使其全球領導力的最佳時機。
歐洲議會資深議員、對華關系代表團主席喬·萊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中國過去5年在維護世界和平繁榮、促進多邊合作和推動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必將朝著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穩步邁進。中國的發展不僅造福中國人民,也將惠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