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勾勒當今中國共產黨的時代群像,十九大無疑是最好的落筆之處。
首次開設“黨代表通道”、首次開通微信公眾號、按計劃舉辦6場記者招待會和8場集體採訪、34個代表團面向媒體開放……通過這場舉世矚目的盛會,世界看到了一個更加成熟自信的政黨,看到了更加開放進步的中國。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開幕會前,黨代表在“黨代表通道”接受採訪。人民大會堂,從東門直通會場一條不足百米的通道,是黨代會期間首次開設的“黨代表通道”。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公開——開啟一扇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
信息全方位公開,是採訪十九大的中外媒體最直接、最深切的感觸。
“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採訪,對於中國黨代會如此開放的媒體環境讓我出乎意料。”在“黨代表通道”上,美國中文電視記者莎拉·溫特說。
人民大會堂,從東門直通會場一條不足百米的通道,是黨代會期間首次開設的“黨代表通道”。
18日和19日一大早,眾多中外媒體就在這裡架起“長槍短炮”。代表與媒體零距離,用鮮活的親身實踐回應關切。
“中央領導人交替是不是有不成文的規定?”“曾有外界認為,以中國的科研水平很難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對於這種質疑您怎麼看?”這些在不少人看來十分“敏感”的話題,出現在“黨代表通道”的記者提問中。
接受採訪的黨代表從容不迫、坦率回答,讓中外媒體領略了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坦蕩胸襟。
在這條通道上,莎拉·溫特有機會提問並得到解答,“普通美國民眾對中國的政黨和政治缺乏深入了解,我希望通過新聞報道讓更多人認識真正的中國。”
在重慶代表團開放日活動上,日本時事通訊社記者北條稔從頭到尾都在認真聽代表們發言和媒體提問,並用翻譯軟件協助理解。
“今天開放的團組特別多,我們人數有限,隻能挑選幾個團組參加,真是非常遺憾。”北條稔說。
從18日下午至19日下午,中央國家機關、中央金融系統、中央企業系統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34個代表團分三個批次向中外媒體開放。記者不僅可以旁聽,還能就關心的問題向代表發問。各代表團還給外國記者充分的提問機會。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周慶安說,信息上全方位地公開,體現出我們黨、我們國家越來越自信地面對世界。
10月21日,一名記者通過手機在十九大新聞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查詢信息。新華社記者 賴向東 攝
透明——世界更加充分了解中國共產黨
“十九大代表的選舉過程當中,代表的名額是2300人,而之后公布的代表名單是2287人,最后我們看到確認代表資格有效的是2280人,為什麼出現這樣的差別?”
在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的首場記者招待會上,一位記者將這樣的疑惑拋給中組部副部長齊玉。
齊玉詳細解釋了十九大代表的選舉過程以及部分代表因出現違紀違法問題而被取消資格的始末。
“我們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對違規違紀問題實行‘零容忍’,確保整個代表選舉工作風清氣正。”
任何一個問題都不回避。這樣的自信、坦誠,不僅體現在選舉這樣的敏感問題上,也體現在大會的信息發布、十九大報告譯校工作等諸多方面。
“受大會的委托,我向各位記者朋友介紹黨的十九大有關情況。”十九大開幕前夕,大會新聞發言人庹震亮相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
從會議日程到代表選舉工作,從十九大報告的起草過程到黨章修改工作,庹震主動回應中外媒體關切,把超過一半的提問機會留給了迫切希望了解中國的境外記者。
企業成立黨組織,“是否會對企業正常運作有影響?”“對高級領導干部監管是否存在盲區”……在記者招待會上,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楊曉渡直面記者拋來的敏感問題,坦率、自信的應對,讓中外記者印象深刻。
在大會召開前,負責外文版譯校的外籍專家參加到翻譯工作中,負責十九大報告10種外文版本中的英、法、俄、西、日、德、阿、葡、老撾9種語言版本譯校工作。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共首次邀請外籍專家參與黨代會報告譯校。
“十九大邀請外籍人士參與報告的翻譯和核校,是一種高度自信的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毫無隱瞞、公開透明態度的體現!”參與中共十九大報告譯校工作的阿拉伯文專家葉海亞說。
10月16日,南蘇丹廣播集團記者阿湯加在北京新機場建設工地採訪拍攝。採訪新機場建設項目,是十九大新聞中心在大會開幕前組織的15條京津冀採訪線路之一。新華社記者 劉金海 攝
創新——向世界生動詮釋中國發展成就
在十九大召開前夕,北京新機場建設工地現場,迎來了60多名參加十九大報道的中外記者。一如飛速發展的中國經濟,新機場建設的速度令外國記者贊不絕口。
採訪新機場建設項目,是十九大新聞中心在大會開幕前組織的15條京津冀採訪線路之一。
以北京新機場建設、北京中軸線、基層黨建、“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為主題的一系列參觀採訪活動,為外國記者了解中國奇跡背后的“密碼”打開了一條通道。
10月19日,一名肯尼亞記者在十九大新聞中心內設的圖片服務室下載大會圖片。十九大新聞中心緊貼報道需求,創新服務項目,更開放、更貼心,受到境內外媒體好評。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為了滿足境外記者的個別採訪需求,十九大首次啟用境外記者採訪申請系統,記者可以通過系統提交採訪申請並在線查詢受理情況。
記者提出採訪需求后,隻要征得被採訪對象同意,十九大新聞中心會馬上安排採訪。
連日來,十九大新聞中心緊貼報道需求,創新服務項目,更開放、更貼心,受到境內外媒體好評。
見微知著。周慶安認為,十九大新聞中心的整體服務已經成為境內外媒體認識中國社會發展,了解中國共產黨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個重要窗口和平台。
開放源於自信,自信促進開放。十九大開放姿態的背后,是中國共產黨更加開放的胸襟和氣度。(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侯麗軍 潘潔 劉羊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