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成就·资料

健康中国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李贞 肖菲

2017年10月13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当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跨越基本解决温饱的历史阶段,保障全民健康就成为治国理政的一项崭新课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被纳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之中。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医改不断向纵深推进。全面推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施覆盖城乡居民大病保险。5年来,中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达到20年来最低;全国基本医保覆盖95%以上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类别基本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

一项项新政策、新举措的不断实施,中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今年5月发表研究指出,中国医疗质量指数上升速度为全球进步幅度第三的国家。

可以说,惠及13亿多人民的健康保障网被一步步织密,“健康中国”的大格局新构想也得以不断被丰富。

医改给民众更大获得感

对曾经工作在山东省临沂市、退休后返回老家云南省会泽县居住的退休职工代普荣来说,看病报销曾是一件大难事。代普荣的治疗在云南,报销要去山东,在2000多公里的路途上为看病奔走,是他的一块心病。而就在前不久,他在云南省会泽县人民医院住院的费用通过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现了结算。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曾表示,我们将迎难而上,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

政之所向,民之所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解了人民“看病难”之围。从2014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规范和建立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以来,中国已开通7226家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全国88%的三级定点医院已连接入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实现,了结了无数个像代普荣这样的“老漂族”的心病。

除了“看病难”,还要解决“看病贵”。

“真是实惠!”2017年4月,在北京朝阳医院收费处,来检查治疗慢阻肺病的老韩感叹道。一个月前他曾经来过这里,当时的医事服务费、CT检查费和药物三项费用共计1213.44元,医保报销后自付242.7元。想着CT检查即将降价,老韩交了钱但没做检查。第二次来医院,老韩退掉并重开了原来的各项检查治疗单,同之前一模一样的三项费用,这次只要661.78元,医保报销后自付132.1元。

自北京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后,像老韩一样的普通患者感受到了药费直降,这得益于此次改革中“药品加成”的取消。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以药补医”即将翻篇,这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一步,也是化解“看病贵”难题的关键一环。

为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助力化解看病难题,今年《关于做好201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中提出,2017年居民医保各级财政人均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新增30元,平均每人每年达到450元。

化解看病难、看病贵是党中央对维护人民健康的承诺,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动力。5年来,中国医改不断向深水区推进,医改红利不断释放,中国路径破解难题的成绩令人欣喜。

搭建全民医保网

从小山村到大城市,5年来,一张覆盖全国城乡13亿多人口的医保网逐步成型。

周洪方是重庆市南川区南城街道的深度贫困户。2016年底,他因患结石和阑尾炎住院,花去医药费7500元。出院时,按照城乡居民医保、大病医保报销了5600多元,自付部分不到2000元。“多亏保险报销了大头,否则自己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住院”,周洪方激动地说。

补齐医疗短板,才能实现全民健康。《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合理确定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

2014年时,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瓦切镇日干村的牧民严求里一家仅缴纳了70元的新农合参合费,在其住院花去11万余元后,新农合使他们家领到了5万余元的报销费用。当红原县新合办工作人员将厚厚的一沓大病补偿金交到严求里手中时,他难掩激动。“出台大病特殊补偿,就是旨在进一步破解农牧民看病贵和因病致贫返贫等问题。”红原县新合办主任古银才说。

《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截至目前,全国基本医疗保险80%以上的统筹地区、80%以上的参保人员、11亿人口已纳入人社部门统一管理,形成了全民基本医保“大社保”一体化管理服务格局。

全方位建设健康中国

2014年底,江苏镇江的初冬暖阳高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5年来,健康中国的建设并不止于解决眼前困难,更着眼于未来对中国民众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护。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从“能看病”发展到“看好病”再到“不得病”,这也对卫生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已经成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新共识。

2016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坐在宽敞明亮的健康小屋里用自动测压仪量着血压的侯大爷笑着说道:“健康小屋真好,大伙儿都很喜欢,连习总书记来过了都说好。”这个健康小屋能够帮助这里近1.5万村民进行日常健康管理。

大医治未病,而今人们更重视对疾病的提早预防。慢性病防控是疾病防治的题中要义。中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的87%,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中国总疾病负担的70%。今年年初,《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出台。这成为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保障健康的又一有力举措。

健康中国的建设还提倡每个人有自己的健康生活,让人民成为健康的主人。

在选修的中医课堂上,就读于北京人大附中的郑东海学到了许多针法、灸法和保健操,现在他会活学活用地用中医按摩缓解上课时的困意。北京人大附中从2016年开设的这门中医课程一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顾问卢祥之看来,中小学生学习中医中药知识是传播中医大健康理念的有效方式,相关健康知识更将带来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医疗卫生,还牵涉到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为了能让亿万民众在更好的制度设计和公共卫生服务中享受健康生活,多方位部署也在进行。

2015年,新食品安全法将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彻底落实。

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均出台,以“天蓝、水清、土净”为居民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如今,中国正在以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向健康中国迈进。这也是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责编:程宏毅、杨丽娜)

微信公众号微信“扫一扫”
关注新闻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