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成就·资料

优美环境 让百姓居住更舒适

2017年10月16日08:5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2014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欢迎宴会上致辞时深情地说。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沙漠化土地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贡献率世界第一;人工林面积10.4亿亩,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5.7亿千瓦,两项指标均高居世界首位;劣五类水从10.9%下降到8.6%;万元GDP能耗从2012年0.83吨标准煤下降到2016年0.68吨标准煤。绿色家园,生态文明,中国在建设更优美环境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年来,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更加扎实。大地更绿了、天空更蓝了、河流更清了……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中国让人们得以诗意栖居。

治沙造林 绿意盎然

建设更优美的环境,治沙造林必不可少。治愈有“地球癌症”之称的荒漠化,中国走到了世界最前面。黄河流经的库布齐沙漠曾是京津冀地区沙尘暴的源头之一。20多年前,库布齐沙漠还是一片风沙肆虐、寸草不生、沙尘暴泛滥的荒漠。如今,成片的胡杨林、沙柳、樟子松给曾经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衣,绝迹多年的狼、狐狸、山鸡、野兔等野生动物也重回这里安家。

5年来,中国沙化土地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制定的2030年沙化土地零增长的奋斗目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盛赞“中国是全球沙漠治沙的典范”。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说:“要建立绿色屏障,人们都应该生活在绿荫之中,这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绿色屏障的建立离不开全国范围内生态建设工程的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林业产业建设工程等6大林业重点工程,持续发挥涵养水源、防风固土、固碳释氧等重要作用。

作为中国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5年来,中央对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投资累计超过363亿元,收获也随之而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让曾经沟壑纵横、生态最脆弱、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变绿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河北承德塞罕坝,112万亩林海让这片曾经荒寂的土地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坝上三代人,不间断地植树造林,用55年筑起的这道绿色屏障,为华北平原挡风遮沙、涵养水源。

全国动员,全民植树,近5年新造人工林4.47亿亩,比5年前增长了21.3%。中国人工林总面积已达10.4亿亩,位居全球之首。从东北大小兴安岭到西南横断山脉,每年造林1亿亩的速度,正让中国成为全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在国土空间分类管制的新理念中,中国制定了3条红线,生态功能的保障基线、环境质量的安全底线、自然资源的利用上线,它们在全国一张图上被清晰勾勒出来。如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终于不再被人为割裂开来。

督查利剑 铁腕治污

高能耗、高污染是阻碍中国经济长久健康发展的一道难题。2012年12月,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首赴外地考察时就谆谆告诫:“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5年来,神州大地上响起了向高能耗、高污染宣战的号角,全国各地都投入到降能耗、治污染的工作中。

对太原人来说,时时刻刻都呼吸到糟糕空气曾经是他们挥之不去的阴影。为了摘掉世界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帽子,太原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举全市之力将8200多辆燃油出租车全部换成电动车,太原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太原的蓝天白云并非个例,5年来全国范围内的空气治理工作逐步收获成效。连续5年的遥感比对,清晰呈现了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逐年改善的情况。5年来,这里的PM2.5浓度下降了33%。特别是北京,PM2.5浓度3年来从每立方米169微克降到72微克。

不只是京津冀,2013年到2016年,长三角PM2.5浓度下降了31.3%,珠三角下降了31.9%,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从3个增加到了84个,2016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78.8%。

从山西太原更换新能源汽车到江苏镇江淘汰高污染产能,从京津冀PM2.5浓度持续降低,到浙江淳安下姜村依靠“河长制”一改当年污水横流的恶劣环境……党中央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化作一次次行动。

2015年底,中央环保督察巡视从河北省开始,不到两年已覆盖全国23个省份。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对16个省份的6000余人问责。今年7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包括3名副省级干部在内的几十名领导干部被严肃问责。

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环保重拳接连出击,环保督查的工作力度前所未有,铁腕治污的决心愈发坚决,全国上下正合力绘就青山绿水、诗意栖居的图景。

清洁能源 绿色家园

建设更优美的环境,不仅依赖铁腕治污,更要普及清洁能源,从根源上尽可能减少生产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近5年来,风电、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绿色能源体系正在逐步构建。

四川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工人们将60米长、2吨重的锚索像钉子一样钉入山体,以确保山体的稳固。在防止泥沙、保护植被前提下,这座坐落在雅砻江畔、中国第三大水电基地建设即将收官。

从建成世界最高拱坝的锦屏一级水电站,到世界最大地下厂房水电站龙滩水电站,再到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机组向家坝水电站……世界十大水电站,5座在中国。全新建设理念下,中国水电总装机突破3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青藏高原上,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共和光伏电站还在建设之中。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覆盖着超过600万片太阳能电池板,它们产生的电能每天能够满足一个中型城市一年的用电需求。在中国,现在每小时就有一座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被安装上,中国已经是世界光伏第一大国。

而在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场,人们巧妙利用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实现着大规模风力发电。现如今中国每小时就有2座风机安装到位,累计装机量已经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国的两倍。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第一大国。2016年,水电、风电、核电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所占比重已达19.7%。今天的中国为近14亿人提供清洁能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承诺。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团审议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国以超凡的魄力,在短时间内兑现了绿色发展的承诺,建设更优美的环境这一倡议正在逐步落实。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出台和实施了包括“大气十条”“水十条”等多项环保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4月,中国首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制度体系。

这5年,中国密集出台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文件,谋篇布局推进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仅2016年,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文件就超过20件。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渐完善。

绿色家园依赖于清洁能源的使用,更离不开环保政策的监督。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历史的浪潮滚滚向前,建设更优美环境的新局面已经开启。

(责编:程宏毅、杨丽娜)

微信公众号微信“扫一扫”
关注新闻中心公众号